近年来,抗抑郁药前三厂家辉瑞制药、灵北制药和京卫制药的市场份额都有小幅下降趋势,新型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。2021年辉瑞制药的抗抑郁药市场份额为11.84%,灵北制药为7.78%,京卫制药相较2020年有小幅增长,市场份额为7.50%与灵北制药持平。
2017-2020年中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及增速
抑郁症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、认知治疗、其他疗法结合起来。抗抑郁药物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症的主要药物,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,抗抑郁药能有效缓解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、紧张和躯体等症状,有效率为60%。
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不重视缓解自身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。心理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,长期下来就会引发心理方面的疾病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2021年抑郁症的全球患者超过3.5亿,其中,中国就有高达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,占中国总人口数的4.2%,即1000个人里面就有4个抑郁症患者。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,我国成年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.8%,同时,抑郁症患病率为3.0%、心境恶劣障碍患病率为1.4%,未特定型抑郁障碍为3.25%。
目前国内抗抑郁市场以辉瑞、灵北、礼来为代表的外企约占90%的市场份额。在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政策下,中国代表企业康弘药业、科伦药业等正逐渐从“以仿制为主,凭一致性评价抢占更多原研药市场份额”向“仿创结合,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开辟更大增长空间”转变,有望实现国产抗抑郁药的替代。随着我国抑郁症就诊率、治疗率的提升,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将不断扩大,抗抑郁药物市场发展前景广阔。
抑郁症致病的危险因素
2022年中国抑郁症患者购药方式占比
接受药物治疗患者不能忍受的副作用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资料来源:米内网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六、发展趋势
资料来源:《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有调查显示,2000年至今,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快速增加,但就诊率不到10%。目前,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。未解决这个问题,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多项政策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研发,2020年9月,国家卫健委在《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》中,要求2022年试点地区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%,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%、治疗率提高30%,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识别率提升50%等。
资料来源:米内网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资料来源:米内网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二、发展背景
资料来源:《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资料来源:《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由于抑郁症是精神疾病,社会普遍对抑郁症的认知较少且重视程度低,患者对抗抑郁药的了解程度也不够,据调查显示,47%的患者对自己服用的抗抑郁药物不了解,抗抑郁药物的用量、和疗程需严格控制,否则过量服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,因此,目前公立、权威医院和医生,仍然是目前抑郁患者治疗的优先选择%的患者选择在医院购买抗抑郁药物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线上就诊更好的保护了患者隐私并解决了出行困难的问题,有27.74%的患者在网上药店进行购买。
从性别视角出发,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,其抑郁占比高达68%,大约是男性的两倍。相比男性,女性通常面临着更复杂的心理问题。调查显示,63%的女性曾患产后抑郁症,20%的女性在孕期患抑郁症,只有10%的准妈妈从不抑郁。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的原因有多种,社会家庭身份的变化、哺乳喂奶、家庭关系等,是诱导产后抑郁爆发的几大主要导火索。
2、监管部门及政策
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发展现状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、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,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,提高企业竞争力;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,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,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;更多详细内容,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《2022-2027年中国抗抑郁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》。
文章来源:《药物分析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ywfxz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4/1101.html
药物分析杂志投稿 | 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| 药物分析杂志版面费 | 药物分析杂志论文发表 | 药物分析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药物分析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